“广东电网积累的经营、管理和电网运行数据总量已超过2000TB,并仍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数据资产覆盖到营销、资产、生产等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及企业外部数据……总体来说具备大数据的特征。”据广东电网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晖介绍,2016年年底,广东电网大数据平台初步建成,电力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众多的大数据运用中,电力景气指数是基于用电信息和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等经济体发展的前瞻性指标,它可以对短期经济趋势进行有效地预测。广东电网信息中心数据应用部数据分析及应用专责江疆说,电力景气指数每个季度通过综合分析用电量、新装报装容量、新装用户数等电力相关数据,结合生产、消费、投资、贸易、金融等宏观经济数据,构建电力景气指数模型,预测受电力影响较大的产业与行业经济增速及发展趋势。
“电力景气指数包括广东省及四大区域指数、21个地市子指数、三大产业指数、五大重点行业指数,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与用电紧密相关的产业及行业经济走势、电力需求趋势,为公司客户管理、电网建设、投资决策、运行管理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江疆说。
2016年,基于大数据平台广东电网做了更多尝试。其中,模拟全省费控计算的测试让所有人见证了电力大数据的强大。这次测试是假设全省统一使用费控装置计费的情况下,对全省2500万居民用户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居民电费计算。黄剑文介绍,费控对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营销系统电费计算相关的设计能力,营销系统平均每天计算250万户左右,费控每天需要计算3000万户,为现有能力的10多倍。营销系统电费计算每月1次,每天允许算12小时,8天完成电费计算,而费控需每天计算。现有电费计算的过程从抄表初始化至电费计算完成共计需约120小时,而费控需要完整的过程在4小时内。
通过测试,技术人员运用大数据手段在40分钟内完成了全省2500万居民的电费计算,远少于业务要求的时间4小时,而计算的准确率超过99.95%。“测试验证了大数据平台技术对电量电费计算功能的支持能力,验证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费控功能的可行性、可靠性”黄剑文说。
电力数据沙箱可以理解为一个盒子,是为电网数据分析人员提供的包含基础数据和数据分析工具的一站式数据分析探索容器。广东电网信息中心数据架构管理代理组长彭泽武说,每个电力数据沙箱是一个盒子,里面都存放着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工具,盒子和盒子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大家做数据分析处理互不影响,它为数据分析带来了多种便利,如果没有它,每个数据分析人员就要自己抽取要分析的数据、准备分析工具,繁琐程度可想而知。
彭泽武介绍,今年广东电网会进一步丰富大数据平台的功能,同时还将制定出数据地图,让每个数据分析人员能够知道有什么样的数据、存放在什么位置等,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应用。“大数据在电力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才刚刚起步”徐晖说,我们要尽快建立起统一的数据服务中心,打造集数据集中、接口完善、应用多元、服务高效的数据应用生态圈,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原标题:广东电网:建平台挖潜电力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