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配电网的规划与运行,将涉及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和信息在数量、粒度和速度方面的需求,有可能比现在提高几个数量级,可能是海量的数据,也可能是大数据。未来的智能配电网显然将高度依赖于完整且高度集成的信息。数据仓储可以同时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多个系统,能够确保及时更新网络的运行状态、网络资产状况等信息,并可以被相关的所有系统同步访问到最新信息。只有依据正确的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通常决策是自动进行的),海量的、高精度的和同步的数据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管理的必要基础。
未来智能配电网的规划与运行,涉及模型精确度和时间粒度(年、日前、时、分、秒)的正确选择,将涉及大量的数据,并需将大量数据转换成信息,而且对这些数据和信息在数量、粒度和速度方面的需求,有可能比现在提高几个数量级,也可能是海量的数据,也可能是大数据。未来的智能配电网显然将高度依赖于完整且高度集成的信息。因此,作为信息来源的数据,其实时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零散的、非集成性的源于传统企业IT系统的信息有可能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一是用于网络规划和电网的控制的技术数据,二是用于能效和计费目的的消费数据,两者都是市场运作的关键。
对于数据和信息的管理,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①不同利益相关者(特别是DSO)在数据和信息的管理中的作用,有何激励机制;
②哪些数据需要所有成员(DSO、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聚合商)来共同执行任务;③对于信息和数据管理,作为一个中立的市场促进者,DSO是否具有足够的独立性;④是否会由于不兼容性而使不同数据中心与国家市场相抵触;
⑤数据和信息是否有足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⑥为了刺激客户主动参与系统/市场,什么是顾客的最佳的解决方案;
⑦为了适应给家庭抄表服务供应商的大规模扩张,是否有一个标准化(欧盟层面)的开放式接口;
⑧这是大数据还是数据量的挑战。欧盟委员会在智能电网工作组内已经开展了相应的重点工作,如专家组2和2014年期间发布的DPIA模型。像瑞典、芬兰和意大利等国,智能电表已经在国家层面成功地普及。